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聚焦- 正文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日期:2013-09-10 阅读量:

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生在榆林等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次的活动较以往规模更大,时间更长,邀请到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我们共同合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两校合作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吹响了号角。

出征

8月2日上午7点30分,厦门大学与西北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郑辉老师和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团委书记陈京京老师与辅导员赵丹老师的共同带领下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本门集合,整装待发,经过大约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本次“三下乡”的第一站—陕北榆林。
在稍作休整安顿好一切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第二天的行程进行了相关的计划和安排。
经过一晚的调整,我们告别了第一天的长途疲劳。8月3日上午7点20分,我们集合出发前往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沙地植物园,相关工作人员就沙地植物及研究所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在对该地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进行了土样的采集;并在其附近的红石峡水库进行了水样的采集;同时,还对当地的农田土壤进行了取样。随后,我们赶往榆林益友能源化工学院进行参观座谈。学院董事长王浩为我们细心讲解了沙漠能源的相关知识,并强调说:沙漠是个宝藏,沙漠研究很有必要深入开展,而这些研究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去从事,欢迎厦门大学和西北大学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更多的了解沙漠研究沙漠。紧接着,我们在榆林益友能源化工学院进行了挂牌仪式,将其作为厦门大学与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实践基地之一,并聘请王浩董事长为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课外辅导员。

治沙研究所技术人员现场讲解

采集土样

实践队员在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合影

与榆林益友能源化工学校领导座谈

双方代表为实践基地揭牌

8月4日清晨,我们赴本次暑期“三下乡”之行的第二站——榆林市神木县毛乌素沙漠生态基地,参观并举行挂牌仪式,将其作为厦门大学与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实践基地之一,并聘请神木县生态建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应龙作为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课外辅导员。
随后,我们与基地负责人张应龙进行了座谈交流。张会长详细介绍了毛乌素沙漠治沙造林的具体情况,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成果,耐心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接着,作为当地“治沙英雄”的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起了他的个人经历,他说道“是沙漠教育了我,而不是我改造了沙漠;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首先要学会与他们交往,才能学会与别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与自我交往;一个人的生命在于你感受过什么,而不是在于你拥有过什么”。他用朴素的语言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人生最重要的一课,他用他的“沙漠精神”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整个座谈下来,大家都纷纷表示非常感动,收获颇丰。最后,我们在张会长的引导下对长柄扁桃基地进行了土质采样。

张应龙先生为大家介绍长柄扁桃经济应用情况

在生态基地举行座谈会

双方代表为实践基地揭牌

实践队员实地参观沙漠治理成果--长柄扁桃基地


8月5日早上7点,我们准时集合,出发前往今日的目的地—定边县杨井镇。途中我们对当地进行了水样和土样的采集,至此,本次“三下乡”的采集工作圆满结束。
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杨井镇。当地镇政府党委书记樊小荣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邀请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荞面。随后,我们与杨井镇政府党委书记樊书记、陈镇长和王书记进行了座谈会。会议上,陈镇长就杨井镇的基本情况为我们进行了介绍:杨井镇主要农作物是马铃薯和荞麦,畜牧业较发达,属于油田开发区,老百姓相对富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接着,我们从王书记的口述中了解了当地仍存在的问题:留守老人逐年增加;当地老百姓文化素质低,导致农村工作开展困难;当地学校生源少,师资力量弱。在听完陈镇长和王书记的介绍后,我们结合在途中对当地的所见所闻,提出了几个我们本次暑期实践调研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油井开采带来的污染治理问题、如何解决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和教育和医疗问题。樊书记等人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充分且详细的解答。最后我们还在杨井镇开展了以“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梦”宣传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
通过此次座谈,我们对杨井镇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深入陕北农村,了解当地情况,我们一直在行动。


队员在杨井镇采集水样

师生与杨井镇政府领导举行座谈会

当地政府领导观看“中国梦”宣传

实践队员与当地政府领导合影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
Baidu
map